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9篇
  免费   10篇
  国内免费   21篇
农学   11篇
综合类   79篇
农作物   23篇
畜牧兽医   8篇
植物保护   49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12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19篇
  2005年   16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10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1篇
  195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2000~2003年对玉米弯孢菌叶斑病的田间发生消长规律及其主要影响因子进行了研究,明确了田间病残体是玉米弯孢菌叶斑病初侵染来源;播种期、施氮肥量、前茬作物和气象因子都会对该病害的发生程度产生影响;提出了以清除病残体为主,化学防治为辅的综合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32.
郑莉  黄俊斌  向培建 《草地学报》2006,14(4):315-318,327
从宜昌市夷陵区草坪型高羊茅(Festuca arundinacea.)分离出引起叶斑病的病原真菌,对该菌进行了形态学观察、致病性鉴定、核糖体DNA-ITS序列分析和生物学特性研究。结果表明:该病原菌能侵染高羊茅,在26℃和光照下,在PDA培养基上培养6d后菌落呈墨绿色,菌丝有隔,分生孢子有4个横隔膜,平均大小为30.6~17.0μm×10.9~13.6μm,中部3胞暗色,第3个细胞基部膨大;其核糖体DNA-ITS序列分析表明,该菌与GenBank中近缘弯孢(Curvularia affinis)的同源性是100%;结合形态学特征和致病性测定,认为该菌为C.affinis,这是C.affinis引起草坪型高羊茅叶斑病在我国的首次报道;生物学特性的研究表明,该菌菌丝生长的最适温度为25~30℃,最适pH范围为6~7,最适碳源为蔗糖,最适氮源为Ca(NO3)2;菌丝和分生孢子的致死温度分别为55℃10min和60℃10min。  相似文献   
33.
Fusarium oxysporum f.sp. gladioli (FOG) race 1 infects both large- and small-flowered Gladiolus cultivars. Race 2 isolates infect only small-flowered cultivars but can be present as epiphytes on large-flowered plants. When 160 arbitrary 10-mer oligonucleotide primers were tested on FOG by PCR to find RAPD markers specific for race 1, the RAPD primer G12 amplified two discriminating DNA fragments, AB (609 bp) and EF (1196 bp), in race 1 isolates only. Both fragments were cloned and sequenced. Two pairs of race 1-specific primers for multiplex PCR were designed. Tests of 112 F. oxysporum isolates by PCR showed that, in almost all cases, race 1 isolates of vegetative compatibility group 0340 could be distinguished with these primers. Seven putative race 1 isolates did not react in multiplex PCR; hybridization studies with labelled AB and EF DNA fragments showed that these isolates belong to separate groups. A bioassay was developed to detect corms that were latently infected with FOG race 1. Gladiolus corms were homogenized and incubated for 5 days at 28°C in a semiselective medium to induce growth of Fusarium . Cultivated mycelium was isolated and subjected to the developed multiplex PCR after standard DNA isolation or disruption by microwave treatment.  相似文献   
34.
玉米黄斑病菌产毒条件及毒素稳定性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玉米黄斑菌(Curvularia lunata)是一具有产毒作用的半知菌。通过试验表明,不同的培养条件菌丝体的产毒量不同,产毒以15~20 d达到高峰,产毒的适宜pH值为6,适宜温度15~20℃,并且黑暗和静止条件相对于光照和振荡条件产生毒素量较多;玉米黄斑菌毒素对热稳定,在黑暗条件下利于毒素保存。  相似文献   
35.
假短孢弯孢Curvularia pseudobrachyspora是我国新记录种, 首次在龙牙百合贮藏期腐烂鳞茎上发现, 并能引起龙牙百合叶斑病?为明确其生物学特性及其对药剂的敏感性, 研究了不同碳源?氮源?pH?光照?温度等处理对病原菌菌丝生长的影响, 并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测定该病原菌对9种杀菌剂的敏感性?研究表明, 最适合菌丝生长的碳源为麦芽糖和木糖, 氮源为牛肉浸膏, pH为7.0~8.0, 最适温度为30℃, 致死温度为52℃, 黑暗条件有利于菌丝生长, 病原菌可以侵染马铃薯?甘薯?荠菜, 不能侵染蒜?葱?在9种参试杀菌剂中, 1%申嗪霉素SC对该病原菌的毒力最高, 相应的抑制中浓度EC50为0.012 mg/L; 68%精甲霜·锰锌WG的毒力最低, EC50为15.820 mg/L?  相似文献   
36.
不同杀菌剂对玉米弯孢叶斑病菌的抑菌效果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实验室内,用生长速率法和孢子萌发法观测杀菌剂扑海因、百菌清、速克灵、烯唑醇、新万生、多菌灵、腈菌净、春雷霉素、甲基托布津对新月弯孢菌的抑菌作用。结果表明,扑海因和新万生对新月弯孢菌的菌落生长和孢子萌发均有强的抑制作用,速克灵次之。  相似文献   
37.
玉米弯孢叶斑病研究现状、问题与展望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玉米弯孢叶斑病[Curvularia lunata(Wakker)Boed]是我国近几年玉米上发生的一种重要病害,对玉米高产稳产构成严重威胁。本文介绍了玉米弯孢叶斑病病原、发生规律、危害损失、抗病机制以及防治技术等主要研究进展及其存在问题。  相似文献   
38.
为了分离鉴定马唐Digitaria sanguinalis(L.)Scop生防菌画眉草弯孢霉Curvularia eragrostidis菌株QZ-2000的生物活性物质以及评价该物质是否具有作为生物源除草剂的潜力,利用生物测定为导向的色谱分离、质谱和核磁共振波谱技术对该菌分泌的毒素进行了分离和鉴定,利用种子萌发、胚根和芽生长的抑制及离体叶片针刺法测定了该毒素对马唐的毒害作用,并测定了毒素的专化性及毒素对马唐叶绿素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该化合物为桔黄色晶体,熔程为225~227℃,经质谱和NMR数据分析确定该化合物分子式为C15H10O5,并确定为长孺孢素(helminthosporin)。该毒素在150μg/mL浓度下,对马唐胚根生长抑制率达44.59%;当毒素浓度达到200μg/mL时,叶绿素含量下降18.41%;在500μg/mL浓度下,毒素对供试的23种杂草产生的毒害程度不同,其中小藜对毒素最为敏感,其次为马唐、篇蓄、茼草、藜和日本看麦娘等恶性杂草。在供试的5种作物中大豆、棉花和番茄对毒素不敏感,但玉米和小麦则较为敏感。上述结果表明,长孺孢素作为大豆和棉花田苗后生物源除草剂有一定的开发潜力。  相似文献   
39.
玉米弯孢菌叶斑病研究   总被引:90,自引:5,他引:85  
 玉米弯孢菌叶斑病是近年来北京、河北、河南、山东、辽宁、吉林等北方玉米产区新发生的重要病害之一。其主要病原菌为弯孢菌Curvularia lunata(Walk) Boed.,局部地区同时存在Curvularia inaequalis(Shear) Boed.,但以前者为主要。弯孢菌C.lunata生长适温为28~32℃,对pH适应范围广。玉米叶片浸汁可以促进分生孢子的萌发和芽管的生长。干燥条件下,病原菌在植株病残体上可以安全越冬,成为次年田间的初侵染源。病菌分生孢子形态为多态型,但单孢分离后代仍保持孢子的多态型,致病性无变化。病菌不同菌株间致病力有差异,强致病力菌株存在于北京及周边地区。人工接种鉴定120份玉米品种(组合)、自交系,材料间存在明显的抗性差异,抗性较好材料有农大108、中玉5号、高油115等及自交系CN95、CN165等。品种抗病性随植株生长而递减。苗期抗性较好,13叶期极为感病,因此弯孢菌叶斑病属于成株期病害。  相似文献   
40.
人工接种对新月弯孢菌侵染玉米籽粒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了人工接种不同接种时期和方法对新月弯孢菌侵染玉米籽粒的影响,结果表明:玉米弯孢叶斑病菌可以侵染玉米果穗籽粒,使玉米籽粒产生褐色病斑。伤口接种法能使玉米果穗100%发病;花丝通道接种也可导致果穗发病,但其发病频率很低;而花丝喷雾接种和苞叶喷雾接种病菌不能成功侵染玉米果穗籽粒;吐丝后10 d和乳熟期接种只能引起接种点籽粒发病,病菌扩展不好;但籽粒形成期接种的玉米果穗籽粒不仅接种点发病,而且其周围的籽粒也感染了病菌,病菌扩展情况较好。试验明确,玉米籽粒形成期采用伤口接种是使玉米籽粒发生弯孢叶斑病的一种较为理想的人工接种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